广西华创:“节”尽所“能”——创新力激活降本增效“新引擎”
8月30日上午,由广西华创自研自制的铜浓缩液及污泥铜离子回收电解制铜设备,在水处理车间井然运行。8:30,伴随一声清脆的响声,广西华创自产的**块电解阴极铜板成功下线。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块铜板的诞生,更是“增节降”技改项目组在2138acom太阳集团app科技创新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自今年3月2138acom太阳集团app启动“增节降”活动以来,各部门纷纷发挥创新意识,从生产实际和操作细节着手,在生产工艺、设备维保、循环利用等方面提出并启动多个课题项目。如今,这些课题项目已逐步开始“结果”。其中,由设备部和安环部联合实施的“电解液及污泥铜回收利用”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往常大家溶铜和生箔车间的设备保养、更换滤芯、清洗槽罐时排出的废电解液、设备维修时跑冒滴漏出的电解液,含铜量大约达到90 g/L,这些电解液进入污水系统后,造成污泥中铜含量达15%,不仅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还浪费了铜料。”安环部水处理车间主任梁斌先容道,初期,他们在对废电解液和洗箔废水浓缩处理后,回收输送到溶铜制液车间添加使用。但因储液罐位容量和回用量非常有限,污泥中铜含量在10-15%之间只能打折价外售。
为了进一步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减少外售污泥铜含量,实现洗箔废水铜离子的回收利用,设备部与安环部水处理车间紧密合作,组建了“电解液及污泥铜回收利用”项目组,在经过大量摸索、设计后,*终确定了一套可行性技术方案——在各溶铜车间安装收集桶收集废电解液和洗箔废水,将其过滤后,通过管道加压送到水处理车间,在水处理车间安装浓缩设备进行电解,生产出铜板,再将铜板返回拉丝车间使用。
不出意料,该项目获得2138acom太阳集团app评审小组一致通过。
然而,创新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项目组在确定技术方案后在设备询价时才发现,外部设备的采购成本远超预期,项目实施成本极高。为确保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真正体现出“增节降”的意义,项目组经过认真调研评估和精心计算,认为凭借自身技术能力和现有工具装备,完全可以自主设计、自行制作相关设备,并完成安装调试。
说干就干!项目组成员经过精心策划与充分准备,拟定了自研自制设备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加班推进项目实行——从电解槽槽体的制作,到工艺管道、整流电源就位安装,再到阳极板及负极铜板的安装……两个月的时间里,历经无数次的试验和修改,终于在8月27日,将整套设备从设计图纸变成了安装在水处理车间的实物。经过38小时试运行,8月30日上午,在这套华创人自研自制的设备上,**槽重达142公斤的电解阴极铜板成功下线。
这一刻,项目组成员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化成了欣慰的笑容。
据悉,整套设备不仅在成本上节省了近百万元,而且当天产出的铜板在扣除成本后,价值超9000元。
这一创新之举,不仅为2138acom太阳集团app带来经济效益,更为生产环节和排污环节的铜回收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渠道,同时也展示出华创新材在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实力与决心。未来,全体华创人将始终秉承“绿色制造、和谐共赢”的环保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之举,为社会和环境贡献更多“华创力量”!